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吴夫人墓志铭政和五年十二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四、《浮溪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夫人吴氏,新安郡人,为同郡崔光弼少李妻。
年五十七,以政和四年十一月某甲子,卒于广州其子耀卿之官舍。
明年十二月壬申耀卿护丧归葬郡之长南三十里永丰乡鸾坑原,始叙夫人之行实,求予铭。
夫人之先世以力田为家,居乡称善人长者,未尝出而求仕。
其父瀚,始以赀交结贤士大夫,名有器识,所为多可纪,一时衣冠喜从之游。
夫人生而丰端奇颖,瀚教以诗书笔墨而黜女工。
居无何,夫人于笔墨女工皆善,诸豪争聘之。
瀚笑曰:「吾有一女,爱甚于男,所不足者非财也,何至与儿曹为偶」?
立谢聘者。
会少李蚤孤,以身归其伯父驾部君,至新安驾部以前死,留不得去。
瀚一见喜曰:「吾阅人多矣,无如崔君者,必以为婿」。
父老谏曰:「君求婿久矣,今妄得一游士,初昧平生,独奈何予之女」?
瀚曰:「吾极知崔君人材足依,毋多言」。
夫人崔氏,厚以金缯田宅畀之。
故少李从学四方二十馀年,未尝以家事关心。
而岁时烝尝庆吊,晨昏饮食起居,于流寓中孑然自表白崔氏之门者,皆夫人力也。
及少李两荐有司,不报,倦游而归。
夫人益倾赀供宾客费,日进诸子于学。
岁晚或几于不足,人以为忧,而夫人处之自如。
崇宁初,天子新学校法,次子耀卿文学知名,中进士科,为施州州学教授广南东路提举学事司管勾文字,奉夫人以行。
人谓且享于报,而夫人卒矣,距少李卒之八年也。
夫人资宽厚,孝于亲,顺于夫,慈于子,睦于宗族,而仁于僮使,静专婉娈,无一不宜。
晚喜释氏书,薰祓精甚,或日一食,门内之治,绝不经意。
间用声乐自娱,若淡然于世无情者。
子四人,曰栎、曰耀卿、曰夏卿、曰真卿,皆力学如夫人教。
女三人,适进士汪某、李天贶、汪文。
呜呼!
夫人始嫔崔氏而亢其宗,晚子养而遗其累,终始皆合于义,是宜为铭。
铭曰:
壸则母训,古必能之。
后专组紃,鲜克承之。
懿此硕媛,学而明之。
夫曰匪妇,余孰成之?
子曰匪母,余孰荣之?
宜老宜寿,福禄盈之。
百未酬一,神遽倾之。
令龟崇冈,室且城之。
孰贻无穷,歌以永之。
王开府行状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八、《公是集》卷五一
维王氏得姓于周灵王之子晋,晋既仙去,而世人指其族曰王家。
其后剪以秦将显。
东汉处士霸,霸生孙甲,徙居于祁,自是太原王为著姓。
元魏时,固为广阳侯,侯二子:神念,神感。
神念避乱南奔梁,神感北事齐,而其家散处宋间,子孙蕃盛。
至丕又徙开封陈留通许镇。
镇后为咸平县,今为开封咸平人者,公之高祖也,世以赀雄。
曾祖太师公,祖中令公,皆好义周急,畜德不显。
至考韩国公,仕为江宁句容县
后以公贵,赠皆太师封大国,追封曾祖妣李氏义宁郡太夫人,祖妣张氏同昌郡太夫人,妣张氏同昌郡太夫人,赵氏会宁郡太夫人,李氏吴兴郡太夫人
吴兴出也。
少奇警力学,能文词。
天圣八年进士仁宗廷试,以为天下第一,时年十九。
将作监丞同判怀州,改颍州,以吴兴忧去官。
丁韩国公忧,居丧摧棘,杖乃能起。
景祐二年,服除,改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
建言朝享太庙祝文著后姓非是,请止以谥别之
废后郭氏卒,诏葬以后礼,既启菆,天子以上元御楼观灯。
公以谓春秋大夫智悼子卒,未葬,公燕于寝,杜篑谏止之。
君于臣义且若此,矧后生虽见贬,而死被尊礼,宜有恩也。
请罢元夕灯燕,俟十七日遣奠,仍禁士庶声乐。
三年,充三司盐铁判官赐绯银鱼袋。
五年,权同修起居注,转右正言
宝元二年知制诰,充北朝正旦国信使
明年,赐三品服,判太常礼院同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駮事同知审官院勾当三班院
公言广南幅员千里,邻控蛮獠,而节制所总,止桂、广二州,边阻势离,蛮或窥犯,缓急不及事。
请仿唐制,以东路之广、潮,西路之、容、邕,分五管以密援。
疏上不报。
其后十年,侬智高广州,又二十年,李正德陷邕、廉、钦,于是人思公言而服其识。
明年,充益、梓路体量安抚使
是时两川荒馑,公私凋残。
既至,奏蠲逋负,阅官吏良否,多所进绌之人,人大慰说。
蜀郡媪某氏,多赀无子,一孙才数岁,媪意以赀厚其弟,顾难于其妇,乃诣郡诬妇不善抚吾孙,愿出之。
狱具,公至,立姑妇于庭,置儿其间,儿急趋母。
公曰:「岂不善育也」?
媪伏诬状。
又里民孙氏产力钜万,死而子幼,其妻念门户事,请其兄经理之。
嫉者或告其畜禁物,州用坐长法,以徒当其兄。
且诬其妻不睦于夫,常祀神咒诅,将以义绝出之。
公曰:「良人已殁而妻以罪出,甥家犯禁而舅为共犯,非礼律意,闻见所无」。
皆奏正之。
二事,人夸以为神明。
未还,拜翰林学士
庆历元年知审官院。
明年,同知贡举
契丹之盗边,常为塘水所限。
是年春,其使刘六符谓馆伴贾文元公曰:「南朝塘泺,何为者也?
一苇可杭,投箠可平。
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遂可路矣」。
时言事者亦请涸其地,耕以养兵。
仁宗以问公,对曰:「兵事尚诡,彼诚有术,不应以语敌,此六符誇言耳。
设险为国,先王所不可以已,而祖宗之所以限敌骑也」。
仁宗深然之。
其后神宗复尝问之,公对如是,神宗曰:「正朕志也」!
是北敌以王师问罪元昊,故谋为牵挠,勒兵境上,使六符为不可得之求耳。
七月富文忠公再报聘。
既行,继有诏附文忠以赐六符文忠疑国书与政府口宣及诏语或参差,至中路启书,果异,遂倍道驰还,叩閤门请对。
公方考试后殿仁宗急召谕之曰:「毋须同列往,独视之」。
公归院与文忠议,一夕易其书诏,大要以强中国绝后日牵制为意。
前此敌书,有太宗皇帝「于有征之地才定并汾,以无名之师直抵燕蓟」之语,一时莫知所答。
公独请问曰:「臣知其故」。
曰奏书云:「太宗尝驾并郊,匪谋燕垒,于是贵国刺梅里求致书行在,而反潜假其援兵。
既交石岭之锋,遂举蓟门之役」。
仁宗喜曰:「乃自有本末」。
执政曰:「非王某该详故事,殆无词也」。
十月,敌泛遣萧阶来议事,公实馆伴,阶因请为我禁元昊犯边,而指在求赂。
是时朝廷亦已厌兵矣,及阶行,燕于班荆,始诏公许阶,诚能约束元昊,则当班师,可缘诏语付阶。
公以诏书予之,使常得持以邀我,非便。
但详谕阶而已。
还奏之,仁宗善之曰:「唐之回鹘恃功,王室难制,几有之也」。
起居舍人
十二月知开封府,踰日都城肃然。
明年上元,故事,籍尝为盗恶少,每至是拘之狱,公呼谕遣之。
曰:「倘更为官得盗,当除尔籍」。
皆拜而去,五夜无警。
三月,以谏议大夫御史中丞
李用和以元舅除宣徽使,意不满,不谢。
居数日,除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言:「杜审琼,太祖太宗舅,事两朝有劳,然终不至宣徽使,祖宗所以保后家也。
用和无功贪骄,而陛下名器听其所欲,恐非所以全安之。
欲报母后,厚赐之可也」。
判国子监,请辟锡庆院以广学宫,因请车驾视学
夏文庄公经略西师久无功,移疾归淮西
未几,召为枢密使
公言无忠谅之节,专为身谋,当要重之任,不深惟报效,而以疾为辞。
今遽擢起,是避事为得计也,无以厉世。
又入对极论之,而仁宗未省,遽起,公引帝裾毕其说,遂罢
石介作《庆历圣德诗》所颂一事也。
苏舜钦子美监进奏院,鬻故牍得缗钱数千,夜召朋友宴集,客或为《傲歌》,有「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云者。
公弹劾之,遂坐黜。
又言:「中书枢密院总天下机务,职分不明,执政之臣,劳而无功。
日五鼓趋待漏院,阅文书以待陛奏,退集议,归已近午,数刻之间,占书施行未既,已逼再集讲明日事矣。
酬酢有不逮,何暇安危远虑哉?
古所谓三公坐而论道,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则繁简固有节奏。
请以今事细例孰者归之有司」。
仁宗既用公之议,升章献明肃、章懿、章惠皇后祔于真宗室,因言:「艺祖孝章皇后尝正位号,而祀别室,非是。
亦请升配」。
时不见用,至元丰中,卒如公议。
李良臣陷于敌,数年来归,议相六室,复閤门故职。
公言:「良臣虽能终自拔,前不死战为贼俘,实有罪。
今加宾叙,无以示后。
李广汉名将,陷匈奴得还,议当斩,赎为庶人。
苏武不屈节,白首归汉,才得典属国
古之驭将法义如此,良臣宜待后效」。
兴国绍宗铸铁象,妄言灾福,惑众聚财,士女倾赴之,以金银器饰投诸冶,中贵人督作,宫掖出赀佐之。
公以为:「西师宿边,而财费于不急,动士心,起民怨」。
诏立还中使,禁止之。
又言四月朔太阳当亏,经典所忌,请罢游幸西苑。
诸后既升祔,赐群臣帛有差,以公由翰林学士迁,特命倍赐与学士等。
公曰:「不敢以臣废法」。
屡敦谕,讫不受。
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庆州,以边事用度无艺,军费几屈,公累疏之,逐宗谅岳州
五年,馆伴北朝回谢使。
六年,复拜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权三司使
公言:「太祖时兵十二万,太宗时十八万,章圣时四十万,今遂倍之。
兵在精不在众,冗数坐食,非计也。
三司虽总财用大计,而事实在外。
太原大名永兴帅臣,各带计置一路粮草」。
是冬请补外,改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亳州,改郑州
明年三月,转给事中
七月,移澶州
明年,拜尚书礼部侍郎,坐举张得一罢职。
是年河朔大水,民流亡,朝廷分河北为四路,各置帅。
公以本官充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瀛州
至则为方略,振哺全活甚众。
皇祐元年春,复两学士
五月,充永兴路都部署安抚使,知永兴军
七月,改河南府西京留守
十一月,转户部侍郎河东安抚使,知并州兼本路计置粮草。
四年,还朝,知审官院,充翰林学士承旨侍读判太常寺
公在经筵,每进读,必以古义反复劝上,以傅当世之事。
仁宗迩英阁置《太玄经》、蓍草,顾曰:「宫中每阅此。
卿亦知其说乎」?
公具对本末,因曰:「愿垂意《六经》、正史,此非帝王所宜学」。
翌日已彻去。
五年,知贡举
至和元年,充三司使,充回谢北朝国信使
见敌主于混同江,敌每岁春帐于水上,置晏钓鱼,惟贵族近臣预,一岁盛礼在此。
每得鱼,必亲酌劝公,又亲鼓琵琶以侑之。
谓其相刘六符曰:「南朝少年状元,入翰林十五年矣,吾故厚之」。
使还,除宣徽北院使
言者以公是行,遇正旦使宋撰于靴淀,撰与敌使争不直,公实与会。
即改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嘉祐二年,移秦州
羌族瞎药木征唂厮啰,连衡更出,岁为边患,公以威信诱服,皆请吏修贡,西境无事。
河南府,知定州
八年,英宗即位,拜兵部尚书
治平二年,知大名府北京留守
京师大水,公上《治平政鉴》十篇,大概谓宜寅天尊祖,慎威福,判真邪,爱民兵,以答天诫。
神宗即位,拜太子少保,遣中使李舜举诏曰:「卿曾献忠先朝,今宜有辅不逮者」。
公约《政鉴》之义,上《圣政备览》十篇。
明年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再任。
熙宁初,西边久无事,而疆吏产谋造端,公极陈所以绥怀之者。
夏人果使横山族杀保安守将杨定,继遣使以其主谅祚讣至。
公请选勇辨士诘取害定者,羌果送之,戮于境上而受其使。
未几,边将又遣兵攻羌境,羌复犯我庆州,我亦取其蒙古城
公知边患未有艾也,复上疏言章圣得潘罗支而继迁之患息,仁宗得唂厮啰而元昊衰。
横山五族与吐蕃董毡等众族,世受王命,今宜以恩信深结之,可得其用,是夷狄攻夷狄之道也。
又请按求唐韦坚、裴耀卿水运以实关中
唐引粟江淮为回远,今可漕太仓,则比唐为易,其言道路甚悉。
常因日蚀,上天下形势、忧勤启圣、为政先后三论。
召还,有大臣语公曰:「今大新百度,能少默当进矣」。
公谢曰:「士固欲得位以行其志,然未闻枉志以求位也」。
遂论新政
谓青苗、助役,皆县官渔利;
谓诸役法困民,惟衙前籍上米石使相助,若可行以代吏禄,然是竭良民以养浮浪。
公于是不得留京师,去留守南都
四年,判河阳
五年,再判河南府
八年,还朝,兼中太一宫使
言今天下兵分隶所谓三十六将,臣观其人,皆斗将而已,仓猝当误事。
又言国马大事,监牧不可废;
交阯邕管,罪不可赦,宜募兵江湖,使习风土,便器械,赋刍粮于荆闽,则无劳费。
公恳求閒退,八上。
元丰元年检校太尉南院宣徽、西太一宫使。
赐金方团带,先茔得置寺,皆异礼也。
归居洛阳,面辞,陈天下利害有人所难言者。
执政而下,侍从馆阁士大夫,皆为诗以美其行。
三年,彗出西方,诏求直言。
公上疏,大要以爱民省事为本,愿振滞淹,伸冤枉,蠲逋负。
大享明堂,诏入陪祠。
既毕事,召对曰:「北门常须旧德,而卿故治也,当再劳卧镇之」。
又屈指数曰:「某年召卿归矣」。
时三路籍民为保甲,下户皆不免,日聚教之,提举官禁令苛急,河北保甲往往为盗贼,百十为群,州县不敢以闻。
公极论其弊,谓非止困其财力,害其农业,所以使为不良者,法驱之也。
将恐浸淫为大盗可忧,愿蠲裁下户。
于是主者指公沮法异国论。
公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
入不已,天子始悟保甲之为盗也。
六年三月,拜安武军节度使再任。
八年三月今上即位,拜彰德军节度使
公再至魏,前后求退,累上,不许。
七月寝疾,诏遣中使国医临视。
二十三日,薨于府第之正寝。
讣闻,两宫惊悼,遣使慰恤,赐予甚厚。
又朝中贵人护丧归洛,以开府仪同三司告其第。
公仪观端秀,动容步武,皆有规度,语韵如钟。
于书无所不观,博杂涵茹,而折衷于孔氏。
为文浑厚清伟,尤长于比事俪辞。
平生奏章,皆自为之,至老不以属人。
宾客喜清谈论文,诵讲古人词草及国朝典故。
少遭天下无事,仁宗向意经术,奖用文学士,公翱翔出入,论思谋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切权近,发明时政无回隐,侃侃谔谔,白首逾壮。
故逮事四朝,多见纳用,而眷遇深渥,在朝廷清涂要地,践履周遍,外之名都大镇,多再至者。
所至首访民所同患,所同欲,废举之,专以恺悌之情与人休息,人是以安乐之,去而思之深也。
两蜀、魏、定皆立生祠。
士大夫皆曰:「王公之志,虽不得坐庙堂行之,然内外五十馀年,凡诏告于上,设施于外,其及物者盖多矣」。
累典贡举,遇士有大体,号为得人
公少喜道家说,其于颐生练气,盖有自得之者,故年益高,神明益彊。
临终且索笔草奏,求舆疾归洛,奏成而目瞑,词气不乱。
或泣于傍,犹摇手止之。
兄弟十人,从子孙众多,以公官、以公嫁者数十人。
疏族寒士有谒必厚之。
薨之日,橐无馀赀,而孙犹未有官者。
公娶薛氏,资政殿学士简肃公之女,追封平乐妹,今封和义郡夫人
子男七人:未名而卒者四人;
仕而卒者二人,曰正甫奉议郎,曰端甫大理评事
次曰晋明,今为承奉郎
女八人:在室而卒者三人,嫁朝议大夫程词恭、朝奉郎任公裕、孙亚卿而卒者三人。
今二人之婿,曰节度推官石宗彝、宣德郎吕希亚。
孙男七人:秉文、景文,并承务郎
敏文,假承事郎
贲文,尚幼;
馀早卒。
女三人。
曾孙男女三人。
公所著内制外制集各五卷,奏议十卷,文集七十卷。
王氏世葬开封府开封县之苏村,至公始葬其考韩国公尉氏县柏子冈
今又卜之地,得于河南府河南县教忠乡府下里,而曰得公薨之年十二月甲申吉,乃葬公焉。
公旧名拱寿,唱第日,仁宗面赐今名。
谨具公世系官事始终,上尚书省,移于太常,告于太史氏。
谨状。
乞施行修城官吏奏状1137年11月15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二二、《梁溪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勘会先奉圣旨指挥,令逐路帅司督责所属州军,专委守贰,各行点检城壁,若城大难以因旧修筑。
仰随宜减蹙,务要省便。
臣寻契勘洪州城池,自建炎三年十月内经金人残破之后,不曾修治,城壁摧毁,壕堑堙塞,并无楼橹器具;
兼城北一带皆无居民,尽是荒閒田土,地步阔远;
又城外积沙,高与城齐,可以下瞰城中,缓急难以防守。
恭依前项圣旨指挥,相度到合行裁减,自洪乔门至崇和门取直修筑新城门,撅壕堑,却将旧城裁减充防捍江水堤岸。
臣一面兑那本司钱物,计置材植塼灰等物料,于诸州刷壮城兵士量行差拨,及本州壮城厢军,并于洪州管下县分应干僧寺道观有常住物业者,纽计税钱,量差夫力,各日支破口食钱米,相兼工役,已节次具因依奏闻去后。
续准朝廷支降空名承信告一十道,助教敕二十二道,应副变转支用。
绍兴七年正月初五起工创新截筑。
城身长七百一十二丈五尺,根基阔二丈五尺,面收阔一丈八尺,并护膝墙、女头通高二丈二尺。
表里并用塼裹砌及墁砌,城面炮台、墁道、瓮城亦系用塼裹砌,计用过新砖一百馀万,并系置窑烧变,并令窑户断扑供应。
及于城外开撅周回壕河,计长七百一十二丈五尺,面阔六丈,深一丈六尺。
并造到马面敌楼大小共一百馀座,计六百六十馀间。
及计备城上要用防城器具笓篱牌、狗脚木、炮坐、檑木等。
盖诸城门楼一十一座,瓮城两所,钓桥四座,防城器具库屋两处,计四十间,并皆齐备。
据都壕寨官申,十一月十五日修城毕工,已将寺观人夫等犒设放散,其有所用钱粮、收买塼灰木植等物,尽系本司措置应副,并无一事一件取于民间。
所有首尾宣力官吏,欲望朝廷详酌施行,谨具如后,须至奏闻者。
提举官
武功大夫、特差权发遣江南西路兵马钤辖洪州驻劄武登;
左朝奉大夫通判洪州军州事崔耀卿
左朝奉郎、权通判洪州军州事李刹用。
壕寨官
武节郎杜观。
制造楼橹防城器具及受给钱粮官:
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前洪州兵马都监时光祖;
武功郎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准备将领张复
受给塼木器具官:
下班祗应萧安、张道。
部役官
从义郎白惇智;
忠翊郎孙皋;
成忠郎周端;
保义郎浩;
进义校尉张福;
下班秪应张唬;
进武副尉郝敏。
本司点检文字;
进武副尉杨安中;
保义郎德成
主行人吏四名:
张京、何琳、陈光祖、汤頔/右,谨件状如前,谨录奏闻。
谢除馆职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省斋文稿》卷二二、《永乐大典》卷二○四七九
从国子先生之后,六见月书;
造集贤小职之间,再承天诰。
未厌璧池之浴德,已容玉海之观珍。
兹惟造化之功深,夫岂凡庸之梦到!
窃以置图书之府,历代所同;
号英隽之躔,明时尤重。
彼徒誇于典籍,此兼贮于人材。
虽预宴赋诗,待遇几同于两禁;
而进阶废职,爱憎或出于一时。
由居官不责其有为,故流俗窃疑其无用。
岂知封植拱把者,所以备明堂之栋;
宝藏璠玙者,所以成清庙之彝。
但观累代杰出之资,可见三馆养成之效。
钦惟上圣,懋启中兴。
台计十金,未尝贲饰;
府模群玉,乃独鼎新
隆楼杰宇之干霄,隐帙奥篇之插架。
上追淳化,大书开秘阁之碑;
密契皇唐,南向对宪台之户。
誉髦斯士,宏达为群。
翰林墨客之俊才,识竹简漆书之奇字。
马书五尾,能辨其非;
亥有六身,默通其数。
乃宜当于清望,且不愧于素餐。
如某者少日百罹,长年一第。
钟之弗洎,固当屏迹于民廛;
菊径之就荒,乃复萌心于仕籍。
试吏未便于州县,入官辄近于都畿。
何有声称,副诸大夫之深奖;
居然号召,辍百执事之下陈。
虽农马之智专,曾犬鸡之效乏。
所忧被谴,反辱见贻。
矧台家复古之秋,正馆殿阙员之日。
必使上北门之对,乃令窥东壁之光。
甫下新书,封武都之泥紫;
遽寻旧习,忙举子之槐黄。
衷章服以宵兴,抱椠铅而晨入。
餐钱供张,固无露索之持;
涸思芜词,几有倒绷之笑。
粗殚薄技,仅列奏篇。
凝旒心恕其空疏,当路面称其拙直。
河东就,吹嘘力致于上天;
溟北风高,决起遂逃于控地。
以凡骨而预飞腾之数,以寡闻而联是正之曹。
侥倖既多,忸怩亦甚。
刘晏能讽于朋比,而耀卿善属于文词。
皆以奇童,据兹清职。
既渐衰于蓬鬓,难远继于芳风。
兹盖伏遇仆射相公炉冶铸顽,云雷济物。
奉行故事,方将糠秕于弱翁
刊落陈言,每欲网罗于韩愈
善类愿忠而望赐,诚心校短以量长。
何取谫凉,使参俊乂
弱水者三万里,示以津涯;
登瀛洲者十八人,进其步武。
正唯謇讷,莫叙感藏。
某敢不稍究六书,因推九写!
李邕之一见,肯务近功;
孔子之多闻,妄希远器。
或因涵养之力,粗报生成之恩。
正字谢执政 宋 · 董逌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六
横槎问汉,对北辰枢极之庭;
负羽登瀛,直东壁图书之府。
恭承睿泽,祗奉训词,俯伏拜嘉,怆惶失据。
窃以五帝之后,书画殊体;
六国之世,文字异形。
史籀兴而鸟迹亡,隶邈作而虫篆散。
遗烧未泯,尽亡保氏之六书;
残烬仅传,遂变史官之八体。
三千馀简,而初存《大诰》;
四十七篇,而独得《中庸》。
传《周书》于鲁太师,尚存典要;
得《商颂》于正考父,仅识仪刑。
礼文藏于理官,乐舞隶于军正。
维《诗》备弦歌之奏,得以幸存;
而《易》为卜筮之书,由之不废。
斯文未丧,大道将兴。
出遗简于淹中,得断篇于渭上。
群经聿备,异学竞名。
古文百篇,尽收鲁壁;
《乐书》三记,咸出献宫。
混《尧典》于济南,分《鲁颂》于燕北。
学官讲业,偷合《说命》之三篇;
博士传经,伪补《冬官》之六典。
陋儒守误,曲学自私;
见道不明,谈经多蔽。
窦公司乐之伪,萧氏诋《康诰》之非。
至论《左传》不解《春秋》,谓《夏正》尽模《世本》。
《明堂》、《月令》,虽杂出于秦书;
《时训》、《职方》,犹见存于周制。
大则得于简牍,小则出于縢囊。
残编乱六代之遗声,断简失三王之旧礼。
离《易经》之《讼》卦,岂亦未之思乎;
则《孟子》之外篇,盖末如之何也。
由是经术遂紊,传注益繁。
破大篆为秦文,已混横直;
更旧科于汉隶,遂遁方圆。
残经不悟于郭亡,阙文徒存于夏五
《泰誓》出于河内,诸儒咸以为疑;
《虞典》盛于江南,学者皆以为妄。
虽《武成》之书尽信,而《酒诰》之篇俄空。
长杨》昧于衮铤,《新书》蔽于暴熭。
《易》或脱去「无咎」,擅以补遗;
《书》则改去「无颇」,因之失当。
上愿纠暴之莫订,索隐行怪之相仍。
箕子明夷,误著该滋之实;
尹躬西邑,竟从先贩之讹。
马不足一者,既失其全;
虎多于六者,自乖其数。
至论「二檀」非圣人方幅之典,谓「五官」乃战国阴谋之书,议《礼》或昧于何居,引《诗》无分于楚些。
文王之德,众说尽离;
仲尼之居,两言皆误。
《书》残武殪,《颂》乱汤齐。
天地𡔹𡕃,评书固昧;
阴阳旁魄,求义则非。
况夫乌舄混淆,鱼鲁杂糅。
河南之邑为雒,减汉东之国为隋。
避上则罪不从辛,绝下则对或去口。
偷合俗谶,私释民谣。
理苟昧于参稽,字因失其檃括。
断残莫续,疑误相承。
造为百二篇,悉从私意;
断于六十字,自托前言。
合而棘氏微,足省而疏姓绝。
叙作《左氏》,妄黩货于汉朝
题为《连山》,滥购金于隋室。
分差真赝,甘守姬鱼。
定文于六穗之禾,训同于导;
分序于八寸之策,执异为宗。
丁尾乱真,钩须失实。
甘守马头之误,犹怜凤毛之工。
书立书诮而既缪国名,为卷为端而遂乖服制。
篆形误伪,谁正云兴之祁祁;
隶体散亡,共守鸾声之钺钺。
析异文于钟鼎,合款识于盘盂。
锁定银铛之名,车改金根之目。
不知篆字,释经方论于旦明;
徒守籀文,立典遂惑于由𣡌。
误看望杏,私定弱枝。
才分童知之非,尚守予猷之是。
记文既异,知一束二缝之为来;
取义已殊,指二首六身之为亥。
进尽贤臣之相乱,悉述妒姤之共迷。
汗简家传,漆书私定。
郡章立信,救时惟正于四羊;
国史传疑,考义共惑于三豕。
蠹残未整,缺伪宁论!
推字以十八公,评文以一万日为昉。
淮南则田下于亢为畜,阳冰则云上于天为需。
会意则背私为公,辨方则反正为乏。
傅会作九禾之秀,离析为三刀之州。
托妄人山,借言鬼木。
合乐之奏,妄加文武之为斌;
定经之名,误合日月之为易。
此丝奚据,廷车宁依!
字失部居,改白水真人之兆;
书忘形象,作非衣小儿之谣。
四十八安取于,三十七未足语世。
黄头漫尔,白日谓何!
钟钟叫嘂之未明,协协叶叶之徒论。
酢醋易义,种穜互间。
忧悠未辨于声,柴寨莫穷其体。
告存牛口,信假人言。
𩅦𩃙壾𠅬,寓名于怪;
乖𠙻,究义则诬。
󶵲无取于命师,𧢥岂足以讽国。
至于虐暴昏荒而定义,见于方正仁信之病时。
𪚔固殊飞,照诚异照。
议豳颂本岐山之居,分《讼》卦为慈岭之东。
罔知终辟以成朱,莫悟季春而出火。
是知津矣,故书尚全;
续莫大焉,古字或异。
以祈禳为相近,移馀聚于猎闾。
不学或至于面墙,虚造务传于乡壁。
总不可于叵,楚字渐离;
合颛孙于申,秦声浸失。
狐疑犹豫,号于别义
鸡尸牛从,断以非经。
翚摇未闻,顾后世作字异尔;
繁缨不改,赖前书引纬明之。
图籍损增,篇第褫落。
别风淮雨,傅毅托文于奇;
漱石枕流,孙楚书言于诞。
分章改纸而悉以别读,片札残行而易以异音。
梁父七十二家,名虽具在;
尉律四十九类,尽益已亡。
著论犹见为疑经,立说敢期于證圣
不耐无乐,赖古字犹有存焉;
彼徂矣岐,叹昔人已无知者。
繁章条以成一家之说,增篇目而合二传之差。
疑误后生,破碎大体。
脱去半字,刘向屡伤;
诡更正文,许慎重叹。
顾鸡斯之仍陋,岂雌霓之未分。
故言非通六经之旨,则益有不知;
文非精究小学之徒,则莫能致辨。
宜求博学,以正微言。
某嗜学无成,守经多泥。
自惟断断而无他技,不能碌碌以取世资。
读书未识偏旁,敢当刊误;
作字但能点画,安敢辨疑!
顾梁丽不能舂城,在纳履岂宜织锦。
以俗为累,不能辨乡邑之山;
是古成愚,罔知断里闾之社。
疑字辄过,异人未逢。
快意适于当前,读书不求甚解
执简未免,伏猎幸逃。
虽左朱右黄,未尝去手;
然赋白分黑,徒觉费心。
造理未能两忘,思误更是一适。
顾已贻讥于许禄,盖尝未论于追来。
部改于畺,世谓不师陶、葛;
文从疵,人嗟未本机、云。
误存舟二间之为航,安识门五日之为闰。
得遗札于《干禄》,体或背经;
求异书于《正讹》,名皆异实。
徒以签縢错舛,简册拿烦。
折中既废而传习寖衰,小学久忘而讹乱相属。
承误或因于炱朽,执疑遂守夫灰残。
愿再杀青,不量削牍。
献章左匦,希洪渡之绪正科文;
抗论前旒,祈于干之裁定圣训。
明诏假编摩之任,睿恩兼是正之司。
但仁寿置官,古文废而不用;
开元守属,奇字秘而未雠。
徒有详定典籍之名,未举刊正文字之职。
况联班内府,充职中台
自汉以还,特号老氏之藏室;
逮唐其后,至谓道家之瀛洲。
策府增华,儒林推重。
是谓殊常之选,宜登绝异之才。
托误缀文,浪作兰台令史
猥因载笔,敢辞公车之左人。
顾将获东观未见之书,抑亦举西京未坠之典。
念扰扰欲何为者,岂区区敢取正焉!
倚相之官,未力雠覆;
耀卿之业,但守阙遗。
嗟狞劣顾如形何,昧聪敏则亦性也。
察部整景比之莫效,顾文籍盈漫之难工。
浅学宁施,寡闻知惧。
自惟忝切,谁许冒居!
固知宰物之笃时,益见大钧之造命。
此盖伏遇某官道熙帝载,德亮天功。
允升大猷,致君于无过之地;
绍隆绝业,措国于不拔之基。
廷论以之为平,朝纲赖之取正。
大明中天,而物无邪景;
疾雷破山,而人无妄情。
遏绝狂澜,作时砥柱;
绵延圣绪,为世泰山
惟克享天心,行千载一隆之道;
则辅成配德,当万世罕遇之时。
身任天下之安危,道合圣人之用舍。
三官并治,收夫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之功;
五教兼施,尽孟子中养不中、才养不才之德。
是宜朝有著位,野无遗材。
典成巧冶之知,特假吹枯之力。
逮兹冗散,亦被选抡。
某敢不益谨官常,恪修职守,网罗遗佚,绪定缺残。
知凤为君子之徒,朋皆自正;
谓马本诸侯之乘,趣固可名。
虽不敢妄下雌黄,尚庶几能分牡墨。
誓殚末技,以报洪私!
按: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九。又见《宋四六选》卷一六。
通济渠记 宋 · 王之道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相山集》卷二三
唐有天下,因隋之旧都长安,以关中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
然自江淮距汴洛以达于关中,除其间陆运,略计水行无虑数千里,动有风涛覆溺之患。
李杰、裴耀卿、常坚相继领漕事,当时称其举职,后不复有继者。
盗起天宝,陵夷至于代宗,漕路几绝不通,京师米斗千钱,天子为之宵旰。
于是元载当国,而刘晏实主东都、河、淮西江南东西租庸盐铁转输,有意事功,乃抵书元载,条具运之四利四病。
乃尽以漕事委,故得竭其才。
因自淮泗溯汴入河,究观三门遗迹,至河阴、巩、洛,见宇文恺梁公堰,厮河为通济渠,且随江、汴、河、渭所宜。
江船不入渭,而江南之运积于扬州
汴船不入河,而汴河之运积于河阴
河船不入渭,而河阴之运积于渭口。
自渭口而易船,然后达于太仓,而漕以无壅,岁致四十万斛。
由是关中虽水旱,物不翔贵矣。
初,渠成时,禁膳无兼时之储,甸农方挼穗以供,而岁输适至。
天子大悦,特遣卫士以鼓吹迓东渭桥,驰使劳曰:「卿,朕之酂侯也」。
者,可谓有功于国者欤。
观夫陈谏推为管、萧之亚,而当时不以为过,有能循其法者,往往至于富国而以才闻于世。
其规模宏远,是可书也,故略其兴建日月,而记其事之本末云。
括苍刊本战国策序绍兴四年十月 南宋 · 耿延禧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三七○、《皕宋楼藏书志》卷二四、《战国策》附(四部丛刊本)
余至括苍明年,岁丰讼简,颇有文字之暇。
于是用诸郡例,镂书以惠学者。
念《战国策》未有板本,乃取家旧所藏刊焉。
是书讹舛为多,自曾南丰已云疑其不可考者。
今据所藏,且用先辈数家本参定,以俟后之君子而已。
袁悦之还都,止赍《战国策》,曰:「天下要惟此书」。
而李权从秦宓借《战国策》,曰:「战国从横,用之何为」?
盖学者好恶之不侔如此。
夫是非取舍,要当考合乎圣人之道以自择。
要之,此先秦古书,其叙事之备,太史公取以著《史记》,而文辞高古,子长实取法焉,学者不可不家有而日诵之。
故余刊书,以是为首云。
绍兴四年十月,鲁人耿延禧百顺书。
右修职郎司理参军马升校勘右迪功郎兖州学教授赵涣校勘
左朝散郎通判军州事崔耀卿龙图阁直学士左朝奉大夫知军州事耿延禧
昙山题名绍熙五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九、《两浙金石志》卷一○、万历《钱塘县志》纪胜、《武林金石记》卷八、朱子纪事、《定乡小识》卷一五
绍熙甲寅闰十月癸未朱仲晦父南归,重游郑君次山园亭,周览岩壑之胜,裴回久之。
林择之、余方叔、朱耀卿、吴宜之、赵诚父、王伯纪、陈秀彦、李良仲、喻可忠俱来。
和州通判陈公墓志铭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 宋 · 冯时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九、《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八
公讳九龄,字寿翁,本宗室。
文帝封璘为安成侯,于公盖十三世祖。
璘生岿,嗣侯,从主入隋,居长安
岿生愿、生允文
允文生处仁。
处仁生拱,为唐中武节度使
拱生成之,守同州
成之生耀卿,为昭宗右拾遗
朱温篡,辞入缑氏山,戒子孙无出仕。
耀卿生馀庆,馀庆生维,犹守祖训,有隐德。
晏元献公力荐于朝,凡三召乃出,授御史里行,即公曾祖也。
文政,徙居华州蒲城
父子从,元丰中与兄都水监主簿子雅上书论新法得罪。
公生十年而父母俱丧,能以学行自植立。
再贡礼部,再黜。
太学十年,游益广,学益成,文益不合有司。
宣和六年,以恩授济州文学,调水洛城主簿,改怀德军司刑曹事。
靖康入,授成都灵泉安仁二县主簿,监眉州酒务。
右宣义郎,除通判和州
未赴卒,亨年六十有六,实绍兴二十一年六月十六日也。
临终却粒饮水三日,沐浴衣冠,精爽如平时,嘱家人居丧祭享遵用古礼,毋为佛事。
娶潘氏,生男汉杰,以军功授承信郎
再娶张氏,生男邦杰,以宰相荐经术精通、论事切直,授右迪功郎湖广江西京西路总领准备差遣
舜华,适进士党普。
再娶俞氏,生男庭杰,早卒;
朝杰,应进士举
女淑,适宗子伯瑾。
舜英,未笄。
孙男观复
女二人。
汉杰等将以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葬公于嘉州峨嵋山之麓,邦杰以某尝与公同僚,知公,泣拜请铭其幽穴。
夫国朝以五举恩待遗逸,其人皆老,故僵起百为,一日诿以事宜,练达绝少年诸生,有足观采。
然而寂无闻,岂其晚暮惰气,重以时俗侮易,遂落寞以尽?
使真有所蓄积,出必大肆,老且更壮,若是者,何其疏阔也!
惟公刚介之节,深树本根,不为得丧壮老恸憾,遇事精魄健锐,顾出盛年得意上数等,人亦不敢视以耄惫,必敬畏信服。
尝摄安仁县事,于时丞相张公、富公,其外家戚属惮公,不敢毫发出形势犯教令。
节制军马王彦常因公故人,强牵挽致幕下,公不得已,一至剑门,即弃去。
总领财赋赵开自谓心计精密比刘晏,闻公疏列取子利病,不觉失惊起立。
然公出忠恕,竟背驰。
眉州酒务不法,檄公按验,至则不鞫其赃,独以逋负上。
赵公不悦,即令公代所按重困弃之。
公纵旧官,补以逋额十万,义声流闻。
比满,犹得子钱七十万,四倍常数。
后得贰和州,使因出东南,见乡宰,必有遇合,不幸以死,可悲也夫!
铭曰:
学以今,故不售;
志以位,故不究。
惟丰其廪而啬其施,所以昌其后者邪!
王向1048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六、《元丰类稿》卷一六、《曾文定公集》卷五、《古今尺牍清裁》卷五二、正德《建昌志》卷一六、乾隆《建昌府志》卷八五、同治《南丰县志》卷四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巩启:比得吕南公,爱其文。
南公数称吾子,然恨未相见。
及至南丰,又得黄曦,复爱其文。
而吾子亦来,以文见贶,实可叹爱
吾子与吕南公、黄皆秀出吾乡,一时之俊,私心喜慰,何可胜言?
惟强于自立,使可爱者,非特文词而已。
此鄙劣所望于三君子也。
道中匆匆奉启。
不宣。
左丞相留正初除少保封赠制 其一 曾祖赠太师耀卿追封英国公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三
敕:朕任贤甚专,虚己以听。
累奏篇之赏,盍膺八命之崇?
览逊牍之勤,始进三孤之重。
乃循故事,加贲曾门。
具官某生为善人,世载隐德。
传芳中古,由王国大夫之有闻;
席庆华宗,去清源节度之未远。
惟躬行无愧于幽显,故家声大启于孙曾。
是生名儒,致位上宰
闵书屡锡,已登极品之官;
公社肇开,爰胙真阳之土。
尚惟精爽,歆此宠灵。